自“千百十工程”实施以来,中国大力【lì】发展服务外包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各类业务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。然而,十余年来,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提速,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,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,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。因此,我国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、新趋势,更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服务外包【bāo】实现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,就需要对【duì】服务外包进行再认识,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再规划。
一、对服务外包的再认识
首先,服务外包是一种商业模式。在数字经济时代,没有企业能够掌握其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知识。而且随着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领域的细分,单个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占总量的比例会越来越小。因此,企业向外部【bù】寻求资源就成为必然的选择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,社会化分工将取代企业内部【bù】分工,这一变化使得服务外包内涵向外延伸,成为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之下,基于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商业模式,并适用于所有产业。同时,也使得服务外包的功能由配套或辅助向价值【zhí】链高端转移。
其次,服务外包的发展基【jī】础是专业化分工。服务外包【bāo】并不以参与经营活动为目标,其根本目的是【shì】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源配置。企业通过承接服务外包业务,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,在所属业务领域脱颖【yǐng】而出,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。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,将推动所属产业的专业化、精细化水平,这是提升产业运行效率有效途径,也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。
在世界经济一体化,经营活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服务外包不再不仅仅是成本的竞争【zhēng】,而更多的是高新技术水平、创新能力、专业能力的【de】竞争。不断提高服务外包的技术含量和知识附加值,不断提高服务外包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权重和【hé】等级,不断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,是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。
再次,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是“长板理论”。服务外包的初衷是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应该【gāi】由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、共性的、非核【hé】心的业务和【hé】业务流程剥离出来,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,以达到降低成本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。
从服务外【wài】包的发展趋势来看,未来企业将通过服务外包进行专业化分工,逐渐摈【bìn】弃所谓“木桶短板理论”,并打破“桶”的概念,各取所长,分工协作,用各自长板来组建更具【jù】效率的产业链条,这就是“长板理论”。目前,诸多企业正在摒弃传统的成本导向的服务外包理念,压缩核心业务范围,聚焦关键技术,将原来的部分甚至大部分核心业务内容外包出去,作为获取企业发展速度、扩大知识能力、提高运营效率、增加创新动力的途径。
二、进一步推动发展服务外包发展的路径选择
根据国务院【yuàn】关于促【cù】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精神,并结合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的新环境、新趋势,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建议如下:
(一)对服务外包的分类、评级、统计进行细化
第一,将服务外包分类进行细化。应在现有三大【dà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化,将服务外包业务按照各产业领域进行分类,形成纵向的产业细分;依据外包业务的附加值水平,对服务外包在特定产业领域内的业务进行等级评定,形成横向的业务【wù】细分。由此,就可以形成服务外包纵向产业【yè】细分,横向等级细分的纵横网络式分类格局,并在【zài】此基础上进行服务外包布局规划,构建服务外包体系,制定发展战略。
第二,制定服务外包等级评价【jià】体系。制定服务外包业务等级标准,根据各个服务外包细分领域内【nèi】的技术水平、附加值水平等指标,对各领域内的离岸、在岸服务外包业务进行等级认定。掌握各细分领域内服务外包业务水【shuǐ】平,确立业内服务外包发展目标,精准培育、扶持高端服务产品,持续提升服务项目承接能力和竞争能力。
第三,明【míng】确服务外包统计口径。按照服务外包分类,分领域进行统计分析体系建设。科学界定服务外包内涵和外延,严格区分采购、租赁、外包概念,明晰生产型、服务型【xíng】、综合型业务界限,统一统计口径,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。
(二)以“长板理论”指导服务外包转型升级
我国企业承离岸服务外包是从成本导向型业务起步的,大部分服务外包业务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,很少涉及高端业务领域,极易受到他国的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影响。而“长板理论”为【wéi】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:应鼓励生产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,打破“大而全”、“小而全”的经营模式,聚焦核心【xīn】业务,培育核心竞争力,提高经营效率;鼓励服务【wù】外包企业加强自身创新能力、集成服务能力建设,成为知识型、科技型服务外包企业;推动服务外包企业着力发展高技术、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,促进外包活动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,提高服务外包高端业务比重【chóng】,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更多以智力投【tóu】入取胜转变。
(三)推动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融合发展
近年来,随着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在岸业务的比重已超过业务总量的六成。由此可以预【yù】见,未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发包市场。IBM、微软等国外大【dà】型企业已开始【shǐ】重点关注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,并提早进行战略布局,以期在中国市场的角逐中占据先机。
因此,新时期我国在发展服务外【wài】包时,不应片面强调离岸服务外包,造成各地发展模式、承接业务趋同,导致恶性竞争。而是应该基于各地的优势产业发展服务外包,在夯实在岸服务外包的同时,带动离岸服务外【wài】包的发展。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,东北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,装备制造、电力、石化等产业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。在东北地区发展服务外包,就应围绕工业制造展开,大力扶持工业设计、制造研发、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服务【wù】外包,扶持企业做【zuò】大做强,在发展在岸业务的同时,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接离岸业务。
(四)成本导向型、效率导向型服务外包协同发展
支持成本导【dǎo】向型服务外包,鼓励与扶持【chí】效率导向型服务外包。鼓励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对接,承接核心业务外包项目。鼓励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,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。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活动,争取标准制定的话语权。鼓励企业在服务外包过程中创新发展,脱颖而出,引领行业进步。
此外,还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。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,融入高技术产品研发、生产体系,成为全球价值链上重要环节【jiē】。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基于人工智能、大数【shù】据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业务。
(五)充分发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政策优势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未来一【yī】段时间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平台。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,基础设【shè】施较为落后,对现代农业、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很大,中国企业在引领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同时,也可以借助“一带一路”的平台提升自身【shēn】的国际竞争力。
因此,应充分利【lì】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所带来的便利政策,利用好丝路基金、亚投行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融资渠道,积极开拓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市场,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“走出【chū】去”,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外包对接工作【zuò】。